教育调查报告写作格式 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对其结果整理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课题搜集材料、罗列现象,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分析、归纳综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找出解决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调查报告一般都包括总提、主体、结论这三个“老三段”的基本格局。调查报告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导言。(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 ,初 步 掌 握 报告主旨 ,引起 关 注; 调查方法要详 细 说明,要写明是普 通 调查还 是非 普 通 调查(重 点调查、典 型 调查、抽 样 调查),是随 机 取 样 、机 械 取 样 、还 是分层 取 样 ,调查方式是开 调查会 、还 是访 问或 问卷 … … ,以使人相 信 调查的科学 性和真 实 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 值 。 (3)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正 文部分。这部分要把 调查来的大 量 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 干 项 目,条 分缕 细 地叙 述 ,做 到 数 据 确凿 ,事例 典 型 、材料可 靠 、观 点明确。数 据 如 能用图示的形 式表 示,可 以增 加 说服 力 ,一目了然 。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的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性;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利用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即在写调查研究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篇目名 称 、作者 、出版 单位、日 期 ),目的在于 对所 写报告负 责 ,并 对读 者 提出信 息 ,也 是表 示尊 重 资料作者的劳 动 。 教 育 调查报告的结构 及 撰 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