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导则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导则_第1页
1/13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导则_第2页
2/13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导则_第3页
3/13
1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导则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农企发〔2012〕4 号)文件及其所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总则本章着重阐述规划编写的背景、依据、原则、时限与技术路线。(一)规划背景应当根据国家(主要是农业部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要求,结合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情况进行阐述,并围绕保护对象的相关特征及政府工作,阐述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规划依据列出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具有指导、约束、参考作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政府(部门)规划和其它相关文件。(三)规划原则21. 科学性规划编制应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及其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科学评估,保护与发展目标和采取措施力求科学合理。2. 前瞻性规划编制应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和遗产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出发,力求高起点,注重长期目标的实现,确保规划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指导作用。3. 代表性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听取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规划的实施应当能够在农业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的同时,让遗产地居民和保护者获益。4. 实用性规划编制应针对遗产特点确定目标与措施,并注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遗产保护与地区发展的协调,注重本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协调,使目标可检查、措施可操作。一般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时段,或近期、中远期两个时段,全部规划期一般为 10 年左右。(五)技术路线说明规划编制的思路、方法与流程。一般应包括基础3调研、基础分析、目标确定、规划编制方法与核心内容、征求意见、评审验收、审批发布等。二、遗产特征与价值分析本章主要是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遗产的基本特征、核心价值以及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一)遗产特征1. 起源与演变阐述遗产的起源与演变历史,并分析演变过程中的自然与经济社会影响。2. 系统结构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从生态系统与景观、农业生产、知识与文化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3. 系统特征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从活态性、动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可持续性、濒危性等方面,阐述遗产的特征。(二)遗产价值1. 生态价值从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适应、病虫草害控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导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