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实验指导书I(CC2530基础)实验五

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实验指导书I(CC2530基础)实验五_第1页
1/9
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实验指导书I(CC2530基础)实验五_第2页
2/9
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实验指导书I(CC2530基础)实验五_第3页
3/9
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实验指导书I CC2530基础 第 69 页 实验五 A D C 实验 ADC 支持多达14 位模数转换,有效位数(ENOB)多达12 位。ADC 包含一个具有多达8 个独立配置通道的模拟多路转换器,一个参考电压发生器,并且通过DMA 将转换结果写入存储器。具有多种运行模式。本实验学习ADC 的一般设置和运行,由CPU 存取的ADC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熟悉 CC2530 芯片 ADC 模拟数字转换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1. 了解 CC2530 芯片 ADC 原理; 2. 熟悉 CC2530 芯片 ADC 相关寄存器配置和使用方法; 3. 掌握 CC2530 芯片片内温度检测方法; 4. 掌握 CC2530 芯片 1/3VDD 电源电压检测方法; 5. 掌握 CC2530 芯片 VDD 电源电压检测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在 CC2530 节点开发板上,使用ADC 进行片内温度单次采样,将采集的电压值转换为温度值并显示在 LCD 上; 2. 在 CC2530 节点开发板上,使用ADC 进行电源电压单次采样,将采集的电压值显示在 LCD上。 三、实验条件 1. 用户 PC 机(装有Microsoft Window s XP 系统)正确安装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8051集成开发环境; 2. CC2530 节点开发板(插有CC2530 模块,带 LCD 模块)1 块; 3. CC Debugger 多功能调试器1 个; 4. USB 连接线; 5. 杜邦线若干; 6. 5V 电源 1 个。 四、实验原理 1. A D C 概况 CC2530 芯片 ADC 结构框图如图 3-5-1 所示。 图 3-5-1 ADC 结构框图 实验五 ADC 实验 第 70 页 ADC 的主要特征如下: ¾ ADC 转换位数可选,8 到14 位; ¾ 8 个独立的输入通道,单端或差分输入; ¾ 参考电压可选为内部、外部单端、外部差分或AVDD5; ¾ 中断请求产生; ¾ 转换结束时DMA 触发; ¾ 温度传感器输入; ¾ 电池电压检测。 当使用端口0 作为ADC 输入时,端口0 引脚必须配置为ADC 输入。ADC 输入最多可以使用8个。为了配置端口0 的引脚为ADC 输入,寄存器APCCFG 的对应位必须设置为1。该寄存器的默认值为选择端口0 的引脚为非ADC 输入,即数字输入/输出。 寄存器APCCFG 中的设置将覆盖P0SEL 中的设置。 ADC 可以配置为使用通用I/O 引脚P2.0 作为一个外部触发来开始转换。当P2.0 用于ADC 外部触发时,它必须配置为在输入模式下的通用I/O。 2. A D C 输入 P0 端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无线通信技术综合训练实验指导书I(CC2530基础)实验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