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技术发展历程及市场变革 一、技术发展历程 在2013 年FPD 峰会上,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将显示技术进行了一个分类,将CRT和PDP 归类为真空显示;把TFT-LCD、AMOLED、柔性显示等归类为半导体显示。半导体显示是指通过半导体器件独立控制每个最小显示单元的显示技术统称。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以TFT 阵列等半导体器件独立控制每个显示单元状态;二是主要应用非晶硅(a-Si)、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 ide)、有机材料(Organic)、碳材料(Carbon Material)等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材料;三是主要采用半导体制造工艺。与半导体显示技术和产品相关的材料、装备、器件和相关终端产业链统称为半导体显示产业。王东升总结LCD 替代CRT、PDP 的原因为“TFT-LCD 脱颖而出是因为它顺应了半导体技术替代真空电子技术这一历史大趋势。” 1.1 从 CRT 到 LCD/PDP:平板显示与球面显示的竞争 1897 年CRT 诞生,CRT 包含一个能够通过电子束触及磷光表面创造出图像的真空管。之后,此项技术被用于早期电视和电脑显示器上显示图像,一直到 20 世纪 80-90年代CRT 逐步被 LCD 显示所替代,到目前为止 CRT 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1964 年首个LCD(液晶显示器)和首个PDP(等离子显示器)双双问世。LCD 技术使得平板显示成为可能。1972 年首台液晶电视的诞生。2005-2006 年LCD 液晶显示的销售份额超过CRT,成为显示主流技术,到2010 年市场上已基本没有CRT 产品。 CRT 被淘汰的原因:由于本身重最重且很厚,加之结构(阴罩技术的限制)三基色荧光粉不能做小,因此无法实现屏幕大型化和轻便化以及像素性高清晰显示(只能达到800×600 像素),还有闪烁、X 射线辐射、几何失真、清晰度和亮度不高等缺陷。 表 CRT、LCD、PDP 性能对比 项目 CRT LCD PDP 峰值亮度 较高 较低 高 亮度均匀性 较差 差 好 彩色还原能力 好 较好 较好 对比度 高 低 较高 响应时间 小于0.001ms 约 4ms 0.002ms 可视角 大 小 较大 X 射线 有 无 无 电磁辐射 大 小 大 耗能 大 较小 较大 成本 低 一般 高 重量 重 轻 轻 适宜尺寸 小于41 英寸 小于82 英寸 37-105 英寸 适应 HDTV 一般 较好 好 寿命 大于25 千小时 大于60 千小时 大于50 千小时 性价比 高 一般 较好 CRT 无法在新兴市场-笔记本电脑屏幕取得竞争优势,不能适应大屏化、轻便化与高清化的要求,同时非常成熟的技术也无法取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