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识别及处理急诊中心处理快速性心律失常需关注的几个注意事项1.心律失常的类型2.有无血流动力学障碍?——意识不清?——低血压?休克?——心肌缺血症状?——急性心衰?3.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4.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5.是否存在诱发因素?——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医源性因素?(致心律失常的药物,致长QT的因素等)中华医疗正常心脏电信号传导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冲动,循此特殊传导系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收缩,执行泵血功能。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上相应的波形。中华医疗心电图各波形解析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宽度不超过0.11secPR段反映心房的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和房室束的电活动,正常为0.12~0.20sec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正常为0.12~0.20secQRS波群表示心室的除极化,正常为0.06~0.10sec,最宽不超过0.11secST段为QRS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T波中华医疗心电图各波形解析Q-T间期:从Q波起点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为0.32~0.44secT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Ⅲ、aVF、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U波(Uwave):由心室复极化形成,T波后0.02~0.04sec出现,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中华医疗123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快速性心律失常分类中华医疗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可超过150bpm频率快时,P波看不清,与室上速易混淆特点:开始逐渐加快,好转时逐渐减慢中华医疗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任何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的因素——发热——心衰——缺血——血容量不足——休克——甲亢中华医疗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处理纠正病因及诱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纠正病因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药物控制心动过速(如适量β-阻滞剂)在病因诱因未处理前,不可试图过度降低心率,如降到所谓“正常范围”中华医疗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01心房颤动02心房扑动03中华医疗房性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连续出现形态异常P波150-200次/分,整齐阵发性,>30S为持续性比例下传心室(A-V)1:1,2:1,3:1......中华医疗房性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中华医疗分类及病因1.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原发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遗传性或解剖学因素造成;继发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常有明确的引起无休止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常见者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等或由药物、心脏手术的瘢痕(又称切口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的损伤引起。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发生于成年人。常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作,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是伴急性感染时)、肺心病等。2.折返性心动过速病因大多为病理性。约50%的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3.混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又称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成年人多见于重病、年老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如下: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心力衰竭;③洋地黄中毒;④外科手术等。儿童多见于①心脏传导系统发育未成熟;②病毒性心肌炎;③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病等。中华医疗治疗1.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1)洋地黄引起者①立即停用洋地黄;②如血清钾不升高,首选氯化钾口服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以避免出现高血钾;③已有高血钾者,可选用普萘洛尔、苯妥英、普鲁卡因胺与奎尼丁。心室率不快者,仅需停用洋地黄。(2)非洋地黄引起者①口服或静脉注射洋地黄;②如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可应用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或胺碘酮。中华医疗治疗2.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p波与窦性不同,PR间期延长。根据治疗目的选择不同治疗方案。(1)治疗目的在于终止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