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折射:当入射光波进入透明物后,其传播的方向和速度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折射。 (2) 矿物的消光位:矿片在正交偏光镜下处于消光位的位置,称为消光位,处于消光位时矿片光率体椭圆半径与上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一致。 (3) 光率体: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的折射率之间相关性指示体。 (4) 干涉色:当白光通过正交偏光镜的矿片后,经干涉作用形成的颜色称为干涉色。 (5) 晶体光性方向:晶体的光率体主轴与结晶轴之间的关系称为光性方向 (6) 全消光:在正交偏光镜间,载物台上放置均质体或非均质体垂直光轴的矿片,转动载物台 360,矿片消光不改变,称为全消光。 (7) 一轴晶:中级晶族中只有一个光轴方向,称为一轴晶 (8) 光性方向:光率体,主轴,晶体结晶轴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光性方向。 (9) 二轴晶:低级晶族具有两个光轴方向,称为二轴晶。 (10) 非均质体:中级晶族和低级晶族的矿物,其光学性质随方向而异称为光性非均质体。 (11) 折射率的色散:同一晶体的折射率随单色光光波的波长不同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折射率的色散。 (12) 补色法则:两个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任意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间 45 位置重叠,光波通过这两个矿片后,总光程差的增减称为补色法则。 (13) 多色性和吸收性:在单偏光镜下转动载物台时,许多有色非均质体矿片的颜色及颜色的深浅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光波在晶体中波动方向不同,而使矿物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多色性,颜色深浅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吸收性。 (14) 矿物的突起:在岩石薄片中,各种不同矿物表面高低不同,这种矿物表面突起来的现象称为突起。 (15) 矿物的闪突起:在单偏光镜下,转动载物台,非均质体矿物边缘糙面及突起高低产生明显变化的现象称为闪突起。 (16) 解理缝可视临界角:当解理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解理缝就不见了,此时解理缝与矿片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解理缝可见临界角。 (17) 全反射临界角:入射光线的全部能量以反射光的形式全部返回入射介质的入射角。 二、填空题 (1) 非均质体矿物在正交偏光镜下旋转 360 会出现四明四暗的现象。 (2) 光程差的公式R=d(n1-n2),影响矿片干涉色的高低的三个因素是矿物自身的性质,切片方向,薄片的厚度 (3) 自然光进入石榴石后振动的特点是振动方向不变,偏光进入石榴石后振动特点是振动方向不变 (4) 同一晶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