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题。 “有”与“无”是老子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辩证哲学观点。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认为“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相对而生,是永恒的真理。不仅“有”与“无”的辩证哲学观念对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传统造物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道德经》 所载“三十辐共一般,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人们创造、制作器物时,( )其崇“有”而贵“无”,两者对立统一于器物之中。 17.画波浪线的语句,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 B.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 C.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 D.其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认为“无”是“有”之本源,而“有”是万物之源。 18.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有”只是器物的外在物质形体,但真正能被人所用,能实现器物价值的地方却是其中的“无”。 B.真正能被人所用,能实现器物价值的地方是其中的“无”,“有” 只是器物的外在物质形体。 C.器物的外在物质形体只是“有",但真正能被人所用,能实现器物价值的地方却是其中的“无”。 D.真正能被人所用,能实现器物价值的地方是其中的“无",器物的外在物质形体只是“有”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对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有" 与“无”的辩证哲学观念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传统造物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B.对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不仅“有”与“无”的辩证哲学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传统造物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C."有”与“无”的辩证哲学观念不仅对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传统造物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D.“有”与“无”的辩证哲学观念对后世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