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之外的第二条道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之外的第二条道路 摘要:尽管我们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的思想改造,实现了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飞跃。但由于受到集体意志、思维惯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学者仍然执着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既有观点与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框框中艰难跋涉。“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但也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从教育理论(原理)出发,讨论其理论框架对技术命题的“关怀”,则可能是摆脱现有困境,助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最终实现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育理论(原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XX-20XX 年)》为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信息技术对教育进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XX 年 3 月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十年进展规划(20XX-20XX 年)》(以下简称《规划》),对这一描述进行了具体细化和落实。“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规划》首次提出的全新观念,且“深度融合”在《规划》中出现了十余次,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比如,《规划》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同时,把“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进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今后十年的进展目标之一。何克抗教授深刻地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本《规划》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而提出的一种全新途径与方法”。那么,应该基于怎样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认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信息化雄伟目标的实现,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能否对教育进展产生出“革命性影响”。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崭新命题。20XX 年 10 月 25 日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命题。次年,该命题在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正式出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流甚至缺省做法是:立足于信息技术,讨论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以实现信息技术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