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Z04085 课时数: 36 适用专业: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先修课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后继课程:《审计模拟实训》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课程是我院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在社会调研,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政府审计流程为主线,以培养会计职业能力为目的而开发设计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二)课程地位本门课程是按照高职院校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的行业、领域所对应的审计工作岗位而设计形成的一个学习领域,综合性较强,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与相关知识,因此开设于第五学期。它将前修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课程有机地、立体地、实践地结合,并与后续的《审计模拟实训》等专业课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对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和会计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二、课程目标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本课程总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学习,培养能够体现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财经管理和审计监督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一)知识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政府审计的基本状况及基本理论。2.熟悉和掌握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3.掌握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税收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等内容。(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了解和掌握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的一般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观察思考政府审计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财政金融审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审计问题的创新能力。序号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1 具有快速准确查找资料的能力能够很好地进行团队分工、协调、管理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的观念,具有一定的评估和防范审计风险的能力2 具备较好的观察分析和有效访谈的能力能够通过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