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树突髓鞘细胞核细胞体轴突轴突末梢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及神经元1、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2、基本单位是: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髓鞘神经纤维神经元许多条成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只有完整才能完成反射,缺一不可。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能产生反射活动吗?讨论:(不一定,还需要有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反射过程: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兴奋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验现象兴奋是以电信号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神经冲动。1、兴奋的本质•结论:+++++---图1图4图2图3abababab刺激-+++(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刺激返回兴奋传导方向1、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外正内负2、某部位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4、兴奋以电信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兴奋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特点3、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兴奋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轴突末梢分支膨大(杯状、球状)突触小体突触细胞体树突3、突触种类:轴突——树突轴突——胞体图二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内含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思考:神经冲动如何从前膜经间隙传到后膜?谁来担任“信差”的职务呢?A神经元轴突兴奋神经递质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B神经元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提示: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或失活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神经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神经递质-----你了解多少?1.产生2.分泌结构3.受体4.种类5.作用6.去向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上糖蛋白按功能分为两种使后膜兴奋或抑制作用后被分解单向传递(解释原因)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方式: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特点: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和传导2、兴奋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3、神经元间的传导——化学传导1、兴奋的产生——膜内外电位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分析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区别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方向传导方式耗能的多少快慢双向单向少多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脑脊髓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大脑小脑脑干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吗?请阅读分析资料:P20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低级中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讨论: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受到了损伤。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五、人脑的高级功能人和动物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