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中情境创设的吴区及改进摘要: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发展思维、培育素养上具有独特功用,受到国内各学科的普遍关注并获得了快速发展。项目化学习重视以驱动性问题为表征的情境创设,强调为学生创造富有意义的教学体验。目前国内的项目化教学案例中,出现了情境创设偏离课程标准、忽视实效性、为情境而情境等误区。项目化学习的情境创设应遵循真实性、复杂性和适生性原则。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情境创设;真实性;复杂性;适生性一、情境创设: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学科素养研究和实践的深入,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发展思维、培育素养方面具有独到功用,受到国内各学科的普遍关注并获得了快速发展。如我国高中新修订的语文、数学、地理等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里,都提出了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和建议。项目化学习可追溯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而后,杜威的学生克伯屈首次提出并以“设计教学法”实践了相关理念。关于项目化学习的定义,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认为:“项目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的过程。”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 世纪的中学教学法(第 2 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国内学者夏雪梅提出:“项目化学习是在一段时间内,学生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究,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产生深刻理解,并能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综合多方定义,项目化学习强调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追求知识与能力在新情境下的迁移运用,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依托真实情境的创设。新世纪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传统教学注重学科知识技能的分项训练,难以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境况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项目化学习强调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采取“以终为始”的方法,确定项目的评价标准,创设理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般而言,项目化学习的情境创设具有以下功能:(1)联结真实世界,使学习更具现实意义;(2)复杂的情境有利于知识建构,促进综合能力发展;(3)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自律行动能力。而合理情境的创设是落实项目学习理念的关键,离开真实的情境,探究、互动、迁移和反思都失去了行动的土壤。二、项目化学习中情境创设的三大误区作为一种外来的学习模式和课程形式,项目化学习进入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