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所担当授课目的:通过教育,使同志们认识使命担当在军人成长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责任意识,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当代革命军人。授课提纲:一、如何理解担当;二、为什么要担当三、如何去担当授课时间:一课时授课内容:首先请大家看一张漫画,这张漫画源于一个发生在杭州的真实的事件。漫画上的小男孩当时 10 岁,在小区里用石头划伤了 40 多辆私家车。小男孩的妈妈得知此事后,连夜在小区各个楼道口张贴了公开致歉信,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男孩的妈妈带着男孩一起,挨家挨户的到被划车主家道歉,并表示要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这件事情发生后,男孩的妈妈没有在言语上对男孩进行过多的苛责,只是坚持了一点,就是要求男孩在登门道歉时必须自己去按响人家的门铃。这对于一个犯错的小男孩而言是件令人担心、害怕和胆怯的事情,但正是在这样情境中这样的坚持和经历,让男孩深刻的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认识了自己行为的后果,更重要的是小男孩开始学习起人生中的担当。其实,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处理的这么及时果断,这么勇于承当。我想这位妈妈的担当肯定引起了在座的很多人的佩服和思索。一。如何理解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担当,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我们的担当或从情感出发,或从责任出发;或为家人,或为亲友,或为社会。而作为四支队的一名官兵我认为担当,就是要求自觉承载支队建设重任,立说立行、奋勇向前。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承担。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具体解读什么是担当,担当是一种精神。2008 年,汶川地震震惊世界,在桥梁被毁、道路被堵、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时任 38 师参谋长的王毅率领部队冒着生命危险急行军 92 公里,历经 31 个小时率先进入重灾区。第一时间用电波向中南海汇报了灾情,为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在率部挺进最艰难的时候,他对战友们说“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要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就是倒下,头也要朝着汶川的方向!”正是凭着这股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王毅用生死挺进的壮举,书写了武警官兵“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的责任担当。担当是一种底气。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必然会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胸怀。2004 年 2 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