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风药的常用方法

风药的常用方法_第1页
1/9
风药的常用方法_第2页
2/9
风药的常用方法_第3页
3/9
风药的常用方法转眼间学习时间已经过半,学中医是一件非常劳神费力的事,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走到哪里兜里都揣着方剂卡片以方便随时背诵,吃饭睡觉都在背歌诀,闲暇时间都在思考一个个病案。学医难,学中医更难!中医讲究取象比类,很多道理都是抽象的只可理喻而不可言之,全靠悟性。经常会因为某个问题想不通而茶不思饭不香,搞绞脑汁也百思不得其解。理论和临床的严重脱节时常让我感到不知所措,各家学说的不同观点也让我万分头痛!还好有赵红军老师的耐心指导,否则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把这种学习的精力放在其它专业上早就成为业内的佼佼者了。但不管怎么样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是跪着也要一步一步走下去。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一种思维模式:“像思维”。一定要摆脱逻辑思维。从一加一等于二中摆脱出来。赵老师常把人体比喻成一个气球。气球有两个重要特性:向心性和膨胀力。向心性是指人体的中心先天为肾,命门,后天为脾胃。治病时要时时股护人体的中心,让中心点不能乱。膨胀力是指气球的常态保持在向外,向上膨胀的状态,人体也是一样。收缩力主要在于肺胃的气机要收敛、下降,不能升浮太过,膨胀力主要在于肝脾的气机要升。大多数情况下,人体的气机应该处于升散的状态(常态)的,所以用药的时候升散的药比收敛的药用得多,一般临床上,补阳气的药要比补阴血的药要用得多,如孙老师就擅长用风药合茯苓饮治疗各科病症。赵老师在临床上时时强调人体阳气的重要性。生命起源于阳动,得阳者生,失阳者死。只有真正的亡阳,没有真正的亡阴(思考?)。虽然阴阳互为根用不可分割,但是“阳主阴从”,阳气才是人体的根本,阴和血次之,没有了阳气,阴血都是死的。所以临床用药上要时时顾护人体阳气,处方和扎针时要体现出先升后降,升多降少,寒凉和泻下药都不能用得太多,以免诛罚无过。由于人体的常态是升散状态,当生病时会出现升发太过或不及。现代人由于饮食肥甘厚腻并缺乏锻炼,所以常常阳气不足或郁闭,处于升发不及的状态,所以赵老师临床上用的最多的就是风药。赵红军老师继承了孙曼之老师的学术特点,临床上使用风药的频率非常的高。风药的特性为“动”,向上,向外发散。常见风药分为:风寒、风热、风湿、暑湿等几个类型。临床常用风药以祛寒为主的有麻黄,桂枝。祛风为主有荆芥,防风。针对风热的有金银花,连翘,桑叶,薄荷。针对风湿的有羌活,独活,藁本,威灵仙。治疗暑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风药的常用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