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课程标准要求】辨析实例, 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意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识记( 1)运动的含义;(2)规律的含义2、 理解(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反对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感悟我国立足于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按规律办事,为人民造福。【难点、重点】1. 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3. 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政情分析2014 年 7 月 8 日,习总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三个规律”“三大发展”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目标方向。1、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是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是“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中要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眼光,做到蹄疾步稳、行稳致远。‖这几年,中国经济从高速运行,变成中高速,从百分之十几,降到百分之七,甚至破七。高速运行若干年后,经济增长速度都会有一个回落,这也是经济风险的自然释放。从这点来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对经济规律的遵循。2、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是“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这意味着,发展不仅要讲速度讲效益,更需要在增长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3、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发展,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发展,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发展。这意味着,不仅把发展视为经济问题,更将之视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