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阅读答案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下面是 XX收集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阅读答案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戊戌 ( ) 叱咤 ( ) 激亢 ( ) 蓟北 ( ) 酣畅 ( ) 涕泗 (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2)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3) 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4. 文学常识填空。(1) 梁实秋 (1903 ~ 1987) ,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散文代表作________。(2) 梁 启 超 (1873 ~ 1929) ,字 卓 如 , 号 任 公 , 又 号________,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______________。5. 文中的梁任公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 ”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 渡河而死 ; 其奈公何 !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先生博闻强记, 在笔写的讲稿之外, 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