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答辩一、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只关注学校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却容易忽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未成年人的教育基础,具有先天性的影响力, 而学校教育是这个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只具有后天性的效用。 就像工程队盖楼房一样,家庭教育是打地基,而学校教育便是在地基上盖楼层。地基打得越深越厚实, 楼层盖得就越稳越牢固。 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很糟糕,那么就算是最好的学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一定能够把孩子教育成才。 不是说所有这样情况的孩子都不可能教育好,成功的也有,但大部分都会失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 只是当孩子们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之时,他们的 性格雏形已经形成 。进入学校学习, 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固然也能对他们起到部分作用, 可父母依然对孩子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有时,老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例如是非观念,做人的道理等等。课上45 分钟的教育,或许学生放学回家,其父母几个不文明言行,老师教的道德理念便被扫荡的干干净净。老话不是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吗?尤其是在道德品质,个人素养上,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最关键。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 家庭和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学习都抓得很紧,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培养却经常流于形式,简单和刻板是家庭和学校对孩子道德教育的两个致命弱点。其实,有关未成年人的德育问题,家庭教育的作用理应更大些。毕竟,孩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较长, 对子女自身品行和素质的教育,要比学校老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平时家长言行的点点滴滴,孩子们都看在的眼里,学在心里。父母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孩子们也都会一五一十的牢记着,模仿着。父母的言谈举止不论好的、坏的还是善的、恶的,他们全会当做信息储存在脑海里,看一样,学一样。老师想要费力纠正学生的不良品行,却由于父母的不良教育在学生思想观念里扎根而缺乏有效的作用。一旦学生受其父母的不良影响而形成不良性格,哪怕老师再努力,再施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用处。 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威力要远大于老师。除了德育, 在学习知识方面,家庭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学习现状也会成为辣手的问题。 老师给学生灌输了知识, 而父母假如在家不管不问,任孩子自我放纵。那么,孩子在课上学习的内容,因在家没有得到加深和复习,过不了多久又会全部还给老师,教了等于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