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摘要】 文章主要是对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的方案进行了比较与施工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供同类工程参考。【关键词】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设计;施工1 引言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大跨度要求,目前做法有: 采用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井字梁、 密肋梁等;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体系。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从制作工艺和施工方法上, 可分为先张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后张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前者就是SP 板,引进美国技术生产,最大跨度达到 18.6m ,具有工厂化生产、质量易控制、机械化程度高、现场湿作业少、施工周期短等特点,目前在我国已得到应用,但其局限性也限制了其推广。 后张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体系借鉴了预制构件和现浇结构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加上设计简便、施工方便等优势,预计这种楼板体系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某大楼 1 至 3 层局部拟作为公共场所, 需要 19.5 ×32.5m的一个大空间,板面恒载3Kn/m2,板面活载 4.5Kn/m2。经过仔细比较,决定采用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体系。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从设计和施工等方面介绍了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2 施工方案比较2.1 传统框架梁或井字梁方案。 梁高需做到跨度的1/8~1/15。这种做法的结构部分特别是梁会占用一部分层高,由于规划部门对本工程总体高度有严格限制, 采用这种做法不合适, 况且这种做法会增加竖向受力构件的自由长度,对受力不利。2.2 普通混凝土平板方案。 板厚需做到板跨的1/40~1/35,且跨度受到限制,一般不超过7m 。随着跨度的增加,需要增加板厚来解决刚度问题,结果造成自重增加,对结构受力不利。2.3 非预应力空心楼板体系。板厚需做到板跨的1/30-1/35。采用空心楼板技术,折算板厚有所降低,但随着跨度的增加,存在同普通混凝土平板一样的问题。2.4 现浇预应力平板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单向板板厚可取为跨度的 1/45~1/40,适用跨度一般不超过10m 。跨度如继续增加,为了满足构造要求,板厚度降不下来,相应的自重增加,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用量增加,造价提高,体现不出预应力技术的优越性。2.5 SP 板方案。采用 SP 板可以解决跨度大的问题,但目前成批生产的 SP 板最大跨度小于19.5m 。本工程周围建筑密集,施工场地狭小,不允许大型施工机械通过,SP 板方案不合适。2.6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