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词词及其诠释方法

论词词及其诠释方法_第1页
1/15
论词词及其诠释方法_第2页
2/15
论词词及其诠释方法_第3页
3/15
1 / 15论词词及其诠释方法以韵文的形式论文学,中外文学批评史上都有经典范例,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 ,王士祯的《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洪亮吉的《道中无事偶作论诗截句二十首》,西方有古罗马贺拉斯的《诗艺》 ,英国蒲伯的《批评短论》等,不胜枚举,都是用韵文的形式写成的文艺批评文字。据钱仲联先生等人辑佚的《万首论诗绝句》 所言就有近万首古代论诗绝句 LH(P1),其数量相当可观。 而且这种文艺批评形式并不局限于诗歌领域,如张伯伟先生所言:“除了 ‘论诗 ’,古人还扩大到论词、 论曲、论赋、论书、论画、论印,甚至论名胜、 论藏书,举凡文人雅事, 几乎无不可以诗论之。 ”这种以诗论文艺的形式是中国文艺批评的主要方式之一。用韵文的形式来论文艺是中国人诗性智慧韵绝好体现,叶维廉先生曾考察指出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是以美学上的考虑为中心:“中国传统的批评是属于‘点、悟’式的批评, 以不破坏诗的 ‘机心 ’为理想,在结构上,用 ‘言简而意繁 ’及‘点到而止 ’,去激起读者意识中诗的活动, 使诗的意境重现, 是一种近乎诗的结构。 ”以诗论文艺则是直接使用了诗的结构,去掉了烦琐的考证程序,让读者在了悟艺术机心的时候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论诗诗则更是如此, 因为“论诗绝句的作者, 本身就是诗人; 不少还是杰出的诗人。 诗人2 / 15论诗,以诗论诗,这不仅是理论从实践中来,同时绝句本身,也颇多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是论诗绝旬的特点,不同于枯燥无味的诗论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诗性言说是“中国诗性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是深受中国诗性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这种诗性文化渗透到词学领域便是论词词的出现,而用“要妙宜修 ”的词体文学来论诗词, 目前研究得尚不充分, 笔者试就此作一番粗浅的梳理,以期抛砖而引玉。一、论词词的渊源流变与界定以词作为论诗文的载体,据笔者目前所见, 当推宋代戴复古的几阙《望江南》。戴氏的《论诗十绝》 在文论界研究颇热, 但是他的论诗词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其《望江南 ·仆既为宋壶山说其自说未尽处,壶山必有答语,仆自嘲三解》其一:石屏老,家住海东云。本是寻常田舍子,如何呼唤作诗人。无益费精神。千首富,不救一生贫。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谁解学西昆。戴氏反对蹈袭前人以及好奇尚硬, 主张自出机杼与音韵天成,对西昆体诗人浮靡的诗风进行了批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词词及其诠释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