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峰及不同时段的设计洪量,可以使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符合设计标准的数值,一般称为洪水频率计算。一、资料审查在应用资料之前, 首先要对原始水文资料进行审查,洪水资料必须可靠, 具有必要的精度, 而且,具备频率分析所必须的某些统计特性,例如洪水系列中各项洪水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分布等。除在第三章谈到审查资料的可靠性之外,还要审查资料的一致性和代表性。为使洪水资料具有一致性, 要在调查观测期中, 洪水形成条件相同, 当使用的洪水资料受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工建筑物、整治河道等的影响有明显变化时,应进行还原计算,使洪水资料换算到天然状态的基础上。洪水资料的代表性, 反映在样本系列能否代表总体的统计特性,而洪水的总体又难获得。一般认为,资料年限较长,并能包括大、中、小等各种洪水年份,则代表性较好。此可见,通过古洪水研究,历史洪水调查,考证历史文献和系列插补延长等增加洪水列的信息量方法,是提高洪水系列代表性的基本途径。根据我国现有水文观测资料情况,SL44 — 93规定坝址或其上下游具有较长期的实测水资料 (一般需要 30年以上 ),并有历史洪水调查和考证资料时,可用频率分析法计算计洪水。二、样本选取河流上一年内要发生多次洪水, 每次洪水具有不同历时的流量变化过程,如何从历洪水系列资料中选取表征洪水特征值的样本,是洪水频率计算的首要问题。根据 SL44 — 93规定,应采用年最大值原则选取洪水系列,即从资料中逐年选取一个大流量和固定时段的最大洪水总量,组成洪峰流量和洪量系列。 固定时段一般采用 l、3、5、7、15、30天。大流域、调洪能力大的工程,设计时段可以取得长一些;小流域、调洪能力小的工程,可以取得短一些。在设计时段以内,还必须确定一些控制时段,即洪水过程对工程调洪后果起控制作用的时段, 这些控制时段洪量应具有相同的设计频率。同一年内所选取的控制时段洪量, 可发生在同一次洪水中, 也可不发生在同一次洪水中, 关键是选取其最大值。例如,图 9— l 中最大 1天洪量与 3天、5天洪量不属于同一次洪水。三、特大洪水的处理特大洪水是指实测系列和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中,比一般洪水大得多的稀遇洪水。我国测流量资料系列一般不长,通过插补延长的系列也有限,若只根据短系列资料作, 当出现一次新的大洪水以后,设计洪水数值就会发生变动, 所得成果很不稳定。 如果在频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