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劳动人价值和意义的哲理美文:正能量的文章青春励志 现在回想起来,我上学读书的过程,无论是读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躲不开劳动,似乎与劳动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们的课程里,不但有“劳动基础知识”简称“劳基”,还要每周响应列宁的号召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给生产队抬田修地,帮助贫下中农收割庄稼,为孤寡老人挑水打扫卫生……那时,几乎每天都要劳动,劳动成了家常便饭。 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班刚学了算术“面积的计算”,老师便宣布:”明天到河对门参加劳动,请大家明天到校时带一把锄头,并要当劳动委员的我顺便带一条一仗长的绳子。“我有点纳闷,参加劳动,为什么还带绳子?老师说:”明天去了就知道了。“我不敢怠慢,第二天,我背上书包,扛着那把爷第 1 页 共 1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爷常用的锄头,提着爷爷给我搓的棕绳到校了。上了一堂自习,我们完成了作业,老师便让我们走出教室,列队出发。老师在队前说:“同学们,今日我们将参加一次有意义的劳动。河对门的地主王忠贤多占集体土地,挖社会主义墙角,大家答应不答应?”我们糊里糊涂地齐喊:“不答应!”“那好。我们今日就去把那块地挖松,砌上石坎,打下记号,并用我们刚学的知识测量面积,给地主算算帐。”我们齐喊:“好!”于是我们整队出发,向河对门走去。说是河对门,其实相当远。从学校出发,下河走一公里,过后爬山还有两公里,再横着走半公里,到目的地至少有 3 公里。老师领着我们手拉手下山、过河、上山,用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一个农家村落,在院坝停下。这时,生产队队长走来了,与老师寒喧了几句,便带我们到一块篱笆围着的菜园子前停下。队长说:“同学们,这就是地主王忠贤多占集体的地。”我看了看那块地,大致呈梯形,整块的第 2 页 共 10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部分并不多,只是连带着把荒着的土坡挖了一部分,与原来的整块地合并在一起了。莫非多占的就是土坡那点么?我心里嘀咕着。这时,老师拉开篱笆门让我们进去。里面的白菜、蒜苗、白萝卜长得青翠欲滴,还未成熟。队长与老师商量了一会儿,也许是不忍拨那些长势正旺的蔬菜,老师宣布:今日的劳动是把这块地边缘砌上石坎,别把土放跑了,水流走了,砌成一个形状出来,我们好量面积。于是我们便到周围找石头,队长也找了几个青壮劳力来帮忙,有的铲土,有的掏沟,有的砌石,也就两个小时,石坎砌成了。那块地变成了一个规整的梯形。老师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