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新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一、给定材料 材料 1: 4 月 21 日出炉的 2014 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77 本,远低于韩国 11 本,法国 20 本,日本 40 本,以色列 64 本;人均每天读书 13.43 分钟。 “哪有时间读书啊?”提起读书,北京一位在某国企工作的陈女士如梦方醒,“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每天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忙孩子,有点时间基本就是用手机刷刷微博,聊聊微信,看看新闻,玩玩游戏。”“没有时间”似乎是很多人不读书的原因。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真的就留不下一点时间给读书?时间都去哪儿了? “没有时间”似乎是很多人不读书的原因。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真的就留不下一点时间给读书?时间都去哪儿了? 而对很多人来说,一天上网的时间远不止 50 分钟。“每天有四五个小时泡在网上,也不知道在网上干嘛了,四处逛逛,随便刷刷,时间就过去了。”在北京一家机关工作的张兰说。 对于在某民企工作的孙小姐来说,没有时间是一个原因,“主要是没心情”,“阅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享受,可是想想没完没了的工作,哪有一点点读书的闲情逸致?” “没有时间只是个借口吧,主要还是没兴趣,每天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了,有空也只想上上网娱乐一下。”“80 后”白领王丽的说法也许更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浮躁的社会,生活的压力,让读书已经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材料 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网络流传的调侃,已不仅表现在老人和孩子之间,还表现在夫妻、亲朋之间;不仅表现在一个家庭的聚会上,还表现在领导与群众的见面中;不仅表现在开心娱乐的场所,还表现在严肃正式的场合。在拨号点击之间,地球村的距离被拉近到方寸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被疏远到南北两极。 材料 3: 郑雅安是某时尚公司总裁。看纸质书觉得字号太小,习惯性的双手一拉,才发现看的是纸质图书,人们说这是不爱阅读的表现,事实上这是一个悖论。以手机、平板为主的数字阅读正在改变郑雅安的阅读习惯。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铁凝说:从常规的“纸面”到数字化丰富多彩的“界面”,人们需要重新定义阅读的定义。 材料 4: 随着手机的普及,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无论是吃饭、上课、走路还是聊天,手机已经成了我们的亲密伴侣,一刻都难离。网上有则笑话讲的是,一位老师上课看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