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本课程大纲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及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员使用。二、学时分配《妇产科护理》知识模块与课时设置如下:课程总数为 60 学时。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序号章名学时第一章概论1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2第三章正常妊娠与分娩3第四章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6第五章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6Aye、.V7-.第八早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2第七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2第八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第九章产褥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第十章新生儿的护理6第十章妇科护理病历与妇科检查配合1第十二章妇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3第十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妇女的护理2第十四章月经失调妇女的护理2第十五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的护理2Ayer、.宀第十八早子宫脱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1第十七章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2第十八章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妇女的护理1第十九章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4合计50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为必修课程,是内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在以往所学医学基础课程及内、外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强调以临床症候群和病原微生物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鉴别诊断能力。本课程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传染病护理专业护理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任务:《妇产科护理》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