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林业厅及喀什地委、行署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喀什地区林果业发展迅猛,喀什地区已成为目前疆内林果规模最大的地区。然而当前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与迅猛发展的林果业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不健全,防控能力相当薄弱,综合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防灾减灾技术研究与推广、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与技术服务等方面一直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林果业,无法科学有效地抵御林果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灾害频发。因此加快我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控制林果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不断提高林果有害生物防治的综合能力已显得十分迫切。在此情况下,我们对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情况做以下汇报:一、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构、队伍、人员现状喀什地区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门机构13个,其中喀什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个,全地区12个县(市)林业局均设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全地区森防站设置编制数57人,现实有森防专职人员48人,其中森保、植保专业毕业人员15人,10个森防站参照公务员管理,3个森防站属事业单位,森防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林果业发展。二、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基本情况㈠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情况1、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到位及仪器设备配置采购与使用情况。2008年自治区财政厅、林业厅共拨付给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专项资金867万元,主要用于县级林果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队、乡级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队、县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防治器械、车辆、测报仪器等的购置,此次设备购置涉及全地区11个平原县市的17个乡镇,根据财政厅资金拨付文件及《自治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设备由地区统一政府采购,今年3月23日地区林业局与地区采购中心对这批仪器设备进行了公开招标,共采购森防车辆、森防器械、测报设备等共23项949套产品,仪器设备已交付相关县市使用。2009年自治区下拔我区林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599.8万元,用于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其中为我区购置12辆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专用交通车辆,按自治区要求,购车资金216万元已汇至林业厅进行集中采购。特色林果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230万元,主要用于我区1个地州级测报点建设29个自治区级监测点建设,下半年我区将对各监测点所需仪器设备进行政府采购。2、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配置仪器设备的权属及管理办法、维护保养措施的制定情况。根据自治区林果会议上出台的1《自治区林果减灾防灾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我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林果业建设的投入,为县、乡、村三级配备了大量的林果业大型生产机具尤其是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械,大大提高了林果业管理的机械化水平,为加强对我区林果生产机具的管理提高完好率、使用率和服务水平,我区制定了《喀什地区林果生产机具管理暂行办法》,在产权方面明确规定,除分配或投资时有文件明确规定产权归属的外,原则上林果生产机械产权归属县林业局,分配到乡政府的机具,所在乡人民政府有管理权和使用权,但必须服从县林业局在特殊情况下的统一调配。在管理和维修方面,要求各县市林业主管部门、乡政府都要将林果业生产机具分类登记造册、建档并逐级上报备案。乡政府每年至少应对林果生产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机具完好,积极鼓励各县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凡县、乡、村建立的林业专业技术服务队,应逐步建成经济实体,开展有偿服务林果业生产机具在使用中均可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用于机具的维修、保养和正常运行,力争做到以机养机。目前,每个县管理林果机具的方式各异,有的县由乡镇农机部门管理,有的县由乡镇林业站管理,管理的费用大多由乡镇府解决,也有部分由果农分摊,但所属权均归县林业局。3、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⑴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严重,有效防治率较低。现有的森防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少、大多为非专业学科毕业、技术薄弱,难得接受专业的、系统化的培训,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