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思维· 圈子· 婚姻:职业烙印绝非“刻板印象”日期: [2011 年 1 月 27 日] 版次: [GC06] 版名: [ 天天财富公司社会] 稿源: [ 南方都市报 ] 网友评论:加载中 ... 条南都漫画:李亮职业烙印之 1 同一家医学院的几个同学,毕业后有各自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有人去做了医生了,有人去做了医药代表。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两类人的模式会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穿衣打扮、语言方式、表达出来的压力、作息时间表等等,完全不同,分水岭明晰 ——— 甚至他们娶的老婆也很不一样。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结婚生子也都会打上职业的烙印。甚至你可以说,世界上所有人的交往就是不同职业的人的交往。虽然人的生活轨迹基本类似,但由于职业的不同,对待这些生活细节的方式会很不一样,会按照各自所在职业的方法来处理。对于一个现代人,也许定位他的维度会有很多种,但至少从目前来看,最重要的还是职业。猎头的嗅觉对做了十余年猎头的科锐国际广州分公司首席代表樊杰英来说,与一个陌生人 10 分钟的交谈,足以让她摸个门儿清,“这是猎头应有的素质 ”。“在一个行业、一个公司沉淀久了,比如十年,就会留下很深的烙印,也有很多脸谱化的东西外露出来。”樊杰英以自己所处的人力资源行业来说,“很多做人事工作的人,总喜欢用‘人事’的方法去管理自己的生活,把一些人事管理工具带入家庭,比如,某个时候‘激励 ’一下老公,找他 ‘谈一谈 ’生活中的大目标是什么,实现的路径是怎样的。”而具体到做猎头的,则更是喜欢做“行业调查 ”,“哪怕是生活中的琐事,譬如请个月嫂吧,也喜欢问问接触到的月嫂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梦想是什么,月嫂管理公司是如何进行管理和培训的,人员流动的情况怎样,收入多少,职业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副总裁许锋则总结了他所在的管理咨询业从业人员身上的职业烙印。 “做管理咨询的人,注重完美,非常细致,但有时候总喜欢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 你提一个问题,他会绕着很多圈子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潜移默化的角色代入说“刻板印象 ”也好,说 “外在标签 ”也罢,职业烙印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往往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渗透进一个职场人的方方面面。“比如语言方式上,建筑行业的项目经理,因为他管理的多是一些农民工,他与人说话更多的是下命令式的;而传媒广告界的从业者,说话方式则因为职业的需要而完全相反。再比如,做老师的,和别人说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