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外文言文精读

课外文言文精读_第1页
1/4
课外文言文精读_第2页
2/4
课外文言文精读_第3页
3/4
1 何岳轶【文章主旨】《何岳轶事》通过何岳拾金不昧、寄金不昧两件小事,表现了他不贪财,不取意外之财的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原文注释译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有个秀才叫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 【之】,恐劝其留金也。【言】说,告诉。 【之】这件事。曾经再一次走夜路的时候捡到200两银子,不敢跟家人说,怕他们劝自己留下这笔钱。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携】带。【至】到。第二天早上带着银子来到捡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找了过来,问其银数与【封识】 【皆合】,遂以还之。【封识( zhǐ )】封存的标记。 【皆合】都吻合。问了他银子的数目和封识(封印的标识),全都吻合,就还给了那个人。其人【欲】分数金【为】谢,【欲】想。【为】作为。那人想分给何岳一些银两表示感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 何【利】此数金乎?”【利】贪图。何岳说:“如果我捡到这些银子而不告诉任何人,这些不就都是我的了么,难道我会在乎这点?”其人感谢而【去】 。【去】离开。那个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曾经。 【于】在。何岳又曾经在官宦之家教书,宦官有事入京, 【寄】一箱于畏斋,【寄】交给,托付。那家的官员因为有事进京,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保管,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俟】等待。里面有几百两银子,说:“过一段时间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绝】断。走了好几年,毫无音讯,【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闻】听说。 【以】因为。听说这个官员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边来, 并不是为了取回箱子。【因】托【以】寄去。【因】于是,因而。 【以】把。于是托他把箱子带过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 ;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意。【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犹:还。勉:勉励。秀才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外文言文精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