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活动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幼儿的语言获得需要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语言活动的综合性包含了创造性思维的多种形式。第三,语言活动的情意性易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兴趣。那么,怎样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呢?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 丰富生活内容,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培养幼儿创造思维能力。一、学习观察,积累表象表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材料,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事物的联想进行的,幼儿期的思维是儿童的直觉行动在思维中重复、浓缩而成的表象,随着活动的发展,幼儿的表象也日益发展,表象在思维中所占的成份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幼儿期的主要思维方式。要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首先必须让他们的大脑中积累丰富的表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结合语言教学,指导他们学会观察。1、观察大自然。大自然包罗万象,像一本绚烂多彩的画册,观察时,我引导幼儿用眼睛看,如学习诗歌《雾》,我有意选择一个大雾天,让幼儿来观察雾天的特征:有雾的时候是怎样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幼儿的脑中积累下雾的画面,再组织幼儿学习儿歌,幼儿就很容易地学会了。我还教幼儿用耳朵听,如“嘀嘀嗒嗒”的春雨,“唧唧喳喳”的鸟鸣,这样幼儿既观察了事物的静态,又感受了事物的动态,在身临其境的观察中把一幅幅画面映入小小的心灵。又如在下雪天,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看雪景,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 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 相应地丰富了词汇。2、留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