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因港王骏:用科技为健康老龄化赋能基因港王骏:用科技为健康老龄化赋能 刘焕 离开香港中文大学已有十六年,王骏还是习惯别人喊他“教授”。 20XX 年是王骏的人生“分水岭”。在这之前,他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和生物化学系任教,教学、科研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20XX 年,王骏在香港成立了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 多人的科研团队是公司的核心,其中大部分是他一手栽培的学生。 目前基因港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间具备完整酶制剂产业链、且在该产业链所有主要步骤均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公司,主要研发开发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的新型生物催化剂和创新生产工艺。 从大学教授到企业家,在王骏看来,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做学问”的本质,科研仍是他人生中最看重的事。但成为企业家,能让他坚守的信念成为现实。 “做科研要把所学、所研化为所用,否则就是‘浪费金钱。”王骏说。 然而“所研”变“所用”并非一蹴而就。直到 20XX 年,科研成果转化的理想才真正照进现实——王骏和他的团队研发落地的一项 NMN 商业化成果终于破圈,被人关注。 NMN(全称 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辅酶 NAD+(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名辅酶 1)的前体。NMN 是人体内源性物质,存在于西兰花、牛油果中,但含量极低,可以作为食品补充剂的一种选择。近年来,NMN 已成为全球抗衰老药物/保健品领域中最热门的新产品。 彼时,依托全酶法平台技术,基因港在香港上线了第一代 NMN 商业化产品艾沐茵,相比于同期其他 NMN 产品,价格更低,且通过了美国食药监局(FDA)标准的 GRAS 安全认证。 艾沐茵也被戏称为“长寿药”,并被质疑“没有人体临床数据”“动物有效,人未必有效”,对此王骏有着超前认识,“做科研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可能一步登天,总要有人先试。” “好看的”和“好吃的” 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讨论所微生物代谢方向讨论生、师从中国微生物学泰斗焦瑞身讨论员的王骏,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选派留学生,也是上海地区最年轻的一个。 时间倒回 1978 年,20 岁出头的王骏正面临出国攻读哪个专业。“当时数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最喧闹”,王骏偏向更为火热的分子生物学,他认为这种通过讨论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更具备“改变”的力量。 王骏的这一观点师出有名,1965 年中国科学家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首先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