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压药的分类与选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常用降压药的分类与选用一、常用降压药的分类。常用的降压药一般可分为五大类:1、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药,如氢氯噻嗪等,主要适用于排尿异常并伴有水肿表现的患者。另外,还有呋塞米,对于噻嗪类药物无效时,呋塞米则可能有效。但长期使用或不对证地错误使用利尿药,可能导致体内微量元素的过度排泄,造成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常见不良反应是口干口苦、疲倦乏力、尿潜血、尿血之类。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因为其常见的副作用是:会导致血钾降低、尿酸升高。2、B 受体阻滞剂。主要是“洛尔”类药,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主要有抑制兴奋、镇静的作用,适用于容易紧张、焦虑、心率过快的患者。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总的来说,要以过度兴奋、紧张等表现作为用药的依据),但对于哮喘或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3、a 受体阻滞剂。如派唑嗪,主要有强心、兴奋神经的作用,较适用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从其作用、效果上看,a 受体阻滞剂与 B 受体阻滞剂刚好相反,前者是致兴奋的,后者则是抑制兴奋的,所以 B 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动过速、紧张兴奋的患者,而 a 受体阻滞剂则正好相反,适用于心动过缓、沉衰不振的患者。4、钙拮抗剂。主要是“地平”类药,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主要是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可以起到减少压差(上压与下压的差值)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其副作用是:可能会引起头痛、水肿、面色潮红等。5、血管紧张素抑制剂。⑴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是“普利”类药,如依那普利、雷米普利、卡托普利等。常见副作用是:会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⑵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断剂(ARB)。主要是“沙坦”类药,如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等。普利类、沙坦类药物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这类药物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⑴ 都是长效降压药,能稳定控制 24 小时内的血压,符合理想的降压要求。⑵ 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被认为是所有降压药中最安全的,能被绝大多数各种年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