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贵溪历史名人

贵溪历史名人_第1页
1/4
贵溪历史名人_第2页
2/4
贵溪历史名人_第3页
3/4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贵溪历史名人张道陵 (34— 156),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 ),留候张良九世孙,生于吴之天目山。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 (今重庆 ) 令。后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洛阳北 )。汉章帝、汉和帝征沼皆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鄱阳(今波阳 ),溯流至云锦山 (今贵溪龙虎山 )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闻巴蜀诊气为害,遂与弟子赴四川鹤鸣山(一作鸽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传道。永和六年 (141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 “太清玄元 ”,奉其道者, 须纳五斗米, 时称 “五斗米道 ”。汉安帝元年 (142年)张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 ”,命为 “天师 ”。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 ”,重为 “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取盐之法,后人称“陵井 ”(用咸井水熬盐 )。百姓得其益,奉之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并立条制,使诸弟子随事轮流出米绢器物樵薪等;不施刑罚, 以善道治人。 使有疾病者书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罪,以生死为约。张陵奉《老子五千文》 、《太平洞极经》 为主要经典, 并著《老子想尔注》 ,宣扬人君按 “道意”治国,则太平;循“道意 ”治民。民即寿考。陵死,传子衡,称嗣师。衡死,传子鲁,称系师。张鲁字公棋 (?一216),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刘焉任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后鲁又杀修并其众,割据汉中, 推行五斗米道, 执行政教合一。“张鲁少膺祖训 ”,在辖区内设义舍,为路人免费提供食宿,对犯法者宽有三次,而后再犯才处以刑罚。 以靖舍为民思过之处,增饰 “三官请祷之法 ”,书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著于山;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并依月令执行春夏禁杀;又禁酒,史称 “民夷便乐之 ”。建安二十年 (215年)曹操征汉中,张鲁避走巴中,后封存库藏以降。曹操嘉奖张鲁的善意, “遣使致慰 ”,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迁还中原。张鲁诸子皆封为侯,其中第兰子张盛 “克志精修 ”封为都亭侯不就。 张鲁便命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贵溪历史名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