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听完这三个故事 你就懂为何 86 万开发者都选了科大讯飞】嫦娥和玉兔的故事 假如,使用一个技术,可以让没有听力的自己重新说话,而且,还可以把这种能力复制到 2000 万个“同类”身上; 假如,使用一个技术,可以让家里老人口述历史,声音变成文字从而让家族记忆永存; 假如,使用一个技术,可以让人们看见未来的无限可能,而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 假如,使用一个技术,可以让一个耄耋之年的博导乐于成为一个踮起脚尖重返学堂的小学生。 你会心动吗? 这就是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有 86 万开发者团队使用了科大讯飞的技术,并已经或者将要制造出未来的无限可能。 第 1 页 共 12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未来已来,下面三个故事,愿予你启发。 01. 从失聪到开口演讲 他希望用技术“撬开”2000 万听障者嘴巴 石城川 11 岁那年,世界变得悄无声息。 一场高烧夺走了他的听觉,一觉醒来,他成为听觉障碍者的一员,他疯狂向家人发着脾气。但无论他怎么努力,听力丧失是无可挽回的现实。 不仅于此,上大学后的石城川甚至渐渐忘记了舌头说话的感觉,只能用写字的方式和外界沟通,朋友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两个。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在中国,像石城川这样听力残疾患者达 2780 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 24.2%。 石城川不甘心。 第 2 页 共 12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4 年毕业后,他发现科大讯飞有一种语音识别技术。尽管自己听不到自己的发音,但是可以通过这种技术矫正自己发音,并识别正常人的语音转换成文字,这样就可以实现自己和正常人的对话。在咿咿呀呀的发音中,他重拾语言能力。 2024 年 3 月“AI 大学未来课栈@上海栈”演讲上,石城川侃侃而谈介绍音书科技的产品,很多台下的观众听着这个发音很像韩国人的年轻人,完全没料到,最后石城川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名聋人,双耳听力都是 120 分贝,属于那种最严重的耳聋,就算戴上也没有效果。” 音书科技是石城川和自己的朋友们在 2024 年成立的公司,立志于服务 2000 万像石城川一样的听力障碍者,为听障者和健听者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这其中,既包括天生失聪的障碍者,也包括和他一样因病失聪的障碍者,还有 10%在岁月中逐渐失去听力的老人。用户可以在音书 APP 上文字聊天、语音聊天第 3 页 共 12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识别为文字)、视频聊天(同步识别语音为文字)、发音练习、发音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