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的回顾与思考 回顾南方谈话的意义 ——《硬道理》南方谈话回眸 摘要:1992 年春天,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宏伟气魄视察南方,发表了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南方谈话。它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认识问题,提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开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已经并将继续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同志,在上海、深圳等地一系列行动讲话的精要,他前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中,首先对思想的解放,是改革开放打开大局面的先导,是今天我们所认识南方一系列讲话的思想火花。回顾历史,让我们重新学习南方谈话发表的过程和思想内涵,对照今天,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四个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坚强的后盾。关键字:南方谈话,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之前,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和平演变;中国将建立一种怎样的经济体制,是采取计划经济取向还是市场经济取向,中国学术理论界的思想并不一致,争议颇多。尤其是 1989 年至 1990 年间,中国理论界围绕着计划与市场的经济和属性问题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关于市场与计划的争论,实际上牵涉到经济体质改革确定一个什么样的模式的问题,也涉及到如何认识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这对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极大的思想束缚。 一、先言黄甫平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前一年,周瑞金主持解放日报社工作,于 1991 年 2 月-4 月期间组织撰写和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传达了邓小平同志最新指示精神。这 4 篇评论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但遭到了国内“左”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们长达一年的大批判。这为改革开放做出了思想的铺垫,也成为 1992 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历史背景。 在 1991 年就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展开的交锋中,有一句话在北京流行着:“京都老翁,坐看风起云涌。”这表明邓小平同志当时非常冷静地、不动声色地观察和思考了 1991 年发生在我国的这场思想交锋。进入 1992 年,中央就要开始酝酿十四大的主题、酝酿十四大领导班子的组成。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关键的时刻,邓小平同志选择这个时候,不顾 88 岁高龄,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