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寂寞中的苏醒——评《陆地上的孤岛》寂寞中的苏醒——评《陆地上的孤岛》 【摘要】深陷寂寞困境的作者在褪尽繁华后,于狱中选择了重新走进青年时代就投身于此的文学殿堂,并在阅读中将肉身的地狱演练为精神的天堂,也使自己彻底从寂寞中苏醒过来,再次看到了天育的雾光。 【关键词】《陆地上的孤岛》 冯庆川 文学 苏醒 一、《陆地上的孤岛》其书 本书是四川某景区原负责人冯庆川在身陷囹圄后所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了他通过阅读,在忏悔中聚集新的能量,捣碎束缚心灵的枷锁,重回原来善良的内心的过程。全书分为《孤岛不孤》、《青涩无语》、《一叶知秋》、《时空隧道》等四个辑子,在记录作者心路历程的同时,也记录了他的青春岁月,展现了亲情、友情、思乡情等情感,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怀和对现实的关注。 二、《陆地上的孤岛》写作背景 被囚禁的日子让冯庆川感觉自己低到了尘埃里,但监狱中心书库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书籍,却又让他感觉自己如饥饿的浪子觅到了面包一般地幸运,于是从黎明到黄昏,从黑夜到天明,他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史铁生的《灵魂的事》、梅洁的《泪水之花》、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以及老子、庄子、《当代》、《十月》等等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冯庆川被梅洁老师的散文集《泪水之花》中的亲情、爱情、友情和“博爱和道义”同行的人文情怀深深折服,梅洁老师那些充满人性温度的文字和字行间里的哲理思考给了他莫大的启迪和激励,于是他决定一定要写出一本敢于自我曝光、自我剖析、流露自己真性情的作品来,并把写作的过程作为一次自我救赎的过程,让低到尘埃的日子因文学的沁润而开出花来。 三、走进《陆地上的孤岛》 (一)在孤岛重回内心 冯慶川将监狱比方为陆地上的孤岛,其实主要是指信息和心理而言。在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到孤岛的第一晚,他感觉自己如一根被剥了皮的香蕉,弯曲、瘫软在监舍通宵亮着的节能灯下,其内心的恐惧、痛苦可见一斑。在“孤岛”的日子里,冯庆川经历了常人无法体味的心灵疾苦,如在五十九岁生日时,也只有自己举着记忆的酒杯在夜幕低垂时独饮,而过去生日时高朋满座、把酒言欢的场景只能是在记忆中了。 虽然生日的孤独无须天天品尝,但对父母、妻儿、朋友的思念不可避开地成了他最难挨的时间。冯庆力 I 于是幻想自己能有三天时间的自由时间,让他能回到父母身边感受那种血浓于水的自然天韵,也能回到昔日同窗间享受那份无拘无束,无所顾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