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理性认识

对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理性认识_第1页
1/5
对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理性认识_第2页
2/5
对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理性认识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理性认识 摘要:近年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其给予全面否定也是值得商榷的。通过历史地分析中国税收收入增长中的合理性,有利于加深对税收增长的理性认识,把握今后税收增长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中国,税收增长,理性认识 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甚至超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假如我们将讨论的视野放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建国以来中国税收收入不管从绝对额、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还是占 GDP 的比重,总体上都在不断增长,因此,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作为这种长期增长趋势的一种延续和集中体现,似乎也无可厚非并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中国税收比重步人最佳区间,对于其未来走向我们应当有理性的认识。 一、对中国税收收入增长趋势的历史分析 (一)中国税收收入的增长趋势:绝对值角度 从表 1 和图 1 不难看出,建国以来,中国税收收入增长迅猛,从 1950 年的不足 50 亿元增长到了 2024 年的 30000 多亿元,增长了 600 多倍。尽管这一期间中国税收收入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并不能说其增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共设 14 种税收,为此后建国初期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基础。1958 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简化了工商税制,仅设 9 个税种,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受到削弱,导致此后数年间税收收入不增反降。文革期间,已经简化的税制仍被批判为繁琐哲学。1973 年,对工商税制进行了进一步简化,仅剩 7 种税。这一时期尽管税收收入仍有所增长,但显然不能与国民经济的进展相匹配。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税收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1980 年、1981 年中国相继公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初步建立了一套涉外税收制度。从1983 年开始,中国分两步实行了利改税改革,初步确立了企业所得税和产品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增值税等流转税制度,税收收入增长平稳。1994 年中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税收收入呈现跨越式增长。 (二)中国税收增长趋势:相对值角度在中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理性认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