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 产品质量生产过程控制考核制度 一、 目的 为了加强生产现场工序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制度,通过抓操作者的工作质量来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最终达到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面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三、 职责:各相关部门负责相对应的管理与考核 1 . 采购部负责面、里、辅料质量的测试、检验与控制。 2 . 品质部负责成品质量的检验、控制与监督和售后服务质量退库产品的鉴定。 3 . 生产部负责过程制作、质量控制及解决处理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 4 . 责任不明,上下车间之间或工序之间,对半承担相应责任。 5 . 下道包庇上道工序,一经发现承担相同责任。 四、规定内容 1 . 各级主管必须按质保量完成各项质量指标,凡在规定的指标内没能完成的,需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2 . 下道工序要严格监督上道工序的质量情况,做好互检工作,发现不合格的要及时退回上道工序返工,否则出现的质量问题责任各半。凡下工序要求上工序返工的,上道工序不得拖延和刁难,凡故意拖延返工按5 .0 元/件进行罚款。 3 . 组长、统计员和跟单员必须按照要求做好质量记录、报表,凡没做记录、记录做错或只记不报的,以每次 1 0 元处罚。 4 . 因下单错误造成公司严重损失的,要赔偿总损失的 3 0 %~5 0 %。 5 . 下列已有具体罚款系条例,违反按相关条例执行,未注明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罚。 一、面料检验 1 . 检验每卷面料:色差、段差、左右边色差、布疵情况及数量,并在面料上和记录单上注明清楚,不按要求认真记录,罚款 1 0 元/每卷。 2. 面料漏(错)验的,按下列方法计算: A.面料外观缺陷漏(错)验率标准为3 片次/1000 片(即:每1000 片衣裤中若出现3 片漏(错)验,不奖不罚)。面料外观漏(错)验率标准超过,每超1 片,根据裁剪车间验片数量考核验布员。 B.公司规定(一般每十日)依据批号裁剪车间领用量(即原材料出库数量)与漏(错)验换片量进行验布员考核,并在当月工资中兑现。 C.计算方法:各组计算时,要将分母中的“片”统一换算为“米”。 面料以16 片计算(主体衣裤片)分别是:上衣(12 片):前大片、前小片、后衣片、挂面、大袖、小袖各2 片,裤子(4 片):前、后裤片各2 片。 D.考核换算标准: 面料:[1000 片÷16 片(主体衣裤片)]×2.9 米/套(平均单耗)=181 米。即:面料漏(错)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