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漆常见漆膜弊病及处理办法 1 发白 涂料在干燥过程中或干燥后漆膜呈现出乳白色,或木纹,底材,底色不清晰的现象。 主要原因 解决办法 环境原因 施工湿度大,温度高 避免在高温时施工,或适量使用慢干水,发现发白现象立即停止施工。 底材原因 底材含水率过高,未作封闭。 木材要干燥到一定的含水率。(一般在8 -1 5 之间),对底材进行有效封闭。 被施工底材或容器含水分. 被施工底材或容器避免混入水分。 施 工 原 因 施工中空气压缩机或空气含有水分。 加装油水分离器,并定时放水。 低温厚涂。 采用“薄涂多次”施工方法。 手汗沾染工件,水磨未干. 避免水分进入涂层。 水性腻子未干。 水性腻子必须干透。 打磨后放置时间过长.被涂物表面吸潮。 避免打磨后放置时间过长。 产品原因 稀释剂沸点太低,挥发过快,或混入水分。 油漆稀释剂避免于露天存放,会侵入湿汽。 稀释剂溶解力不够,使油漆的树脂析出变白。 使用配套的稀释剂稀释油漆。 涂料或稀料中含有水分。 涂料和稀释剂避免露天存放,侵入湿汽。 深色底材使用了含粉量较高的底漆或腻子。 选用合适的产品。 2 弊病:开裂 在涂膜表面生成线状,多角状或不定状的裂缝 主要原因 解决办法 环境原因 施工环境温度太低。 在环境温度大于 1 0 ℃以上时进行施工。 底材原因 木材含水率过高,致使底材收缩。 木材含水率干燥至 1 2 ℃以下。 因底材结构开裂,导致油漆开裂。 选用合格板材。 基材疏松。 进行封闭处理。 施工原因 施工时一次过度的厚涂,涂层与涂层之间干燥不完全,就施工下一道。 多次施工时,底材完全干燥后才能施工下一遍。 在已有裂痕的旧漆膜上,再施工新的漆膜。 已经有裂痕的漆膜打磨平整才可再进行施工,不可勉强使用。 下层与上层使用不同种类的油漆。 正确了解不同种类涂料的搭配,慎重选择,判别 使用了疏松的腻子。 腻子要有一定粘接强度。 底层腻子刮涂过厚未干透打净。 干透后将底层多余的腻子打磨干净 产品原因 固化剂添加过量,或使用错误的固化剂。 按规定正确调漆。 使用品质不良的稀释剂,或随意添加添加剂颜料 使用适当指定的稀释剂。 涂料过期,颜料与树脂分层,搅拌不均。 使用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 3、弊病:黄变 浅色或白色涂膜经过一段时间或受热后漆膜呈现带黄现象 主要原因 环境原因 环境因素、空气、水等 阳光直射,漆膜老化等 底材原因 底材上有酸性物或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