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刑法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刑法的基本原则 ,把握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标准,理解犯罪的构成要件理论,对正当防卫、共同犯罪、累犯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特征有透彻的掌握,明确刑罚的种类与数罪并罚的具体要求。 二、 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效力范围 一、刑法的概念和渊源 刑法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如何惩罚犯罪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而言之,刑法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规范。 刑法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其刑法有其不同的属性。 二、刑法的任务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规定,我国刑法的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第四,维护社会秩序和国防、行政秩序,以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法的任务是由刑法的目的而展开,我国刑法的任务包括惩罚与保护两个方面:惩罚犯罪是手段,保护人民是目的。 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我国刑法将危害国家安全罪列为各类犯罪的首位,置于分则第一章,对此规定了严厉的刑罚。刑法总则还规定了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判处主刑时,应当适用剥夺政治权利,也体现了从严惩办的精神。 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来保证的。由法律、法规、规章所确立的这些管理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受侵犯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我国刑法一项重要的内容与任务。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罪刑法定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罪刑相当的原则。(4)罪责自负原则。具体如下; 1、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个行中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有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不得定罪处罚。概括起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