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学 概 论 重 要 知 识 点 第 一 章 法 学 导 论 1、法 理 学 的 基 本 含 义 法 理 学 是 一 门 以 理 论 形 态 存 在 的 有 关 的 最 一 般 的 和 普 遍 的 概 念 、范 畴 、原 理 。 原 则 与 规 律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的 法 学 分 支 学 科 。简 而 言 之 , 法 理 是 指 法 学 基 础 理 论 。 2、法 理 学 体 系 ﹛法 学 导 论 、法 的 本 体 、法 的 起 源 类 型 和 发 展 、法 的 运 行 、法 治 、法 与 其 他 社 会 现 象 的 关 系 ﹜ 3、法 学 的 历 史 ( 1、) 西 方 法 学 的 历 史 ( 独 立 的 法 学 尚 未 形 成 ) a、古 希 腊 和 古 罗 马 时 期 代 表 人 物 : 苏 格 拉 底 、柏 拉 图 、亚 里 士 多 德 b、中 世 纪 ( 三 大 古 老 学 问 : 神 学 、法 学 、医 学 ) 代 表 人 物 : 托 马 斯 ·阿 奎 那 c、近 现 代 17-18 世 纪 出 现 自 然 法 学 派 格 劳修斯 、霍布斯 、洛克、孟德 斯 鸠和 卢梭等 18 世 纪 末-19 世纪 中 叶 哲理 法 学 派 历 史 法 学 派 康德 、黑格 尔 萨维尼 19世 纪 中 期 以 后 分 析法 学 派( 标边沁、奥斯 丁 ( 2、) 中 国 法 学 历 史 A 、 秦 以 前 a 、 夏 、 商 、 西 周 : 出 现 了 以 天 命 和 宗 法 制 度 为 核 心 的 法 律 思想 , 如 “以 德配天 ”、“明德慎行” b、 春秋战国 时期 儒家强调圣人、 贤人统治, 重视道德礼教的 作用, 主张礼主刑辅 墨家主张以 天 为 法 , 循法 而行 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 而治” 法 家推崇法 治, 明确提出 “以 法 治国 ”等主张, 并颁布了 一系列旨在实现 法 治的 政治改革和 变法 B、 汉至鸦片战争时期 汉朝: 法 学 成为 儒学 的 附庸 汉以 后: 以 儒学 为 主条件下的 儒法 合流, 德主刑辅原则下的 礼法合一 三国 魏明帝时曾设律 博士 C、 鸦片战争至明国 时期( 主张民主共和 ) 志着独立学 科的 法 学确立) 20 世纪以 后 社会法 学 派( 基本价值观是社会本位论) 狄骥、 庞德 4 、法学研究的方法 A、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