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功力训练之——攻击力和准确度的训练方法 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打遍世界五百年无敌手的泰拳,除了反朴归直的技击术外,其破坏力是惊人的,足以反映泰拳在功夫 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功的„„现从泰拳各技术角度浅谈其功力训练与准确度训练方法: 拳——泰拳拳的攻击力与准确度训练法: 1,攻击力:A,跑步时 手拿一个 1公斤左右的哑铃进行跑步与空击的组合训练(哑铃不宜过重,否则会将身体练得便僵硬); B,引体向上 宽距离的引体向上可以增强背阔肌来增加拳的力度; C,铁牛耕地 可陪练抱起双脚,双拳着地俯卧撑跳,做完后立即冲拳; D,沙袋 ; 2,准确度:A,打反应靶训练; B,模拟实战训练; 腿——泰拳腿的攻击力与准确度训练法: 1,攻击力:A,蛙跳 ; B,深蹲 ; C,强化连环扫踢; C,沙袋 ; 2,准确度:A,打反应靶训练; B,模拟实战训练; 膝——泰拳膝的攻击力与准确度训练法: 1,攻击力:A,手扶胸高的栏杆连环空顶膝或摆膝 ; B,背人双脚垫起左右顶膝 ; C,沙袋 ; 2,准确度:A,打反应靶训练; B,模拟实战训练; 肘——泰拳肘的攻击力与准确度训练法: 1,攻击力:A,沙袋; 2,准确度:A,打反应靶训练; B,模拟实战训练; 凡搏击术,非一个人就可以练就的,功夫如是,泰拳也如此。对抗性的练习必须与陪练一起历经习、练、反思、强化才能将技术铭记于心,达到功夫条件反射的高境界„„ 初练泰拳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力求的是将受伤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我们在训练中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在教练的指引下训练,切莫我行我素以防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通常新手上路前容易受伤的部位: 1,手腕:新手刚练习的士气是非常足的,往往都不注重技术要领而蛮力击打,手腕初受如此大力而容易触伤;无论是直拳,还是摆拳和钩拳,手腕一定要直,放松才能产生暴发力,在接触到目的的一瞬间将拳握紧,这样才不会受伤。增强手腕力度可以做拳头俯卧撑,效果不错。 2,肘、肩关节:新手上路前在扭腰送肩时用力过猛手臂伸得太直或不打到就收,容易将肘或肩关节拉伤,严重者会脱臼(所谓穿透力非打得越远越好,而是像弹簧一样打到目的就收,不是推力,要让力量刺透进去); 3,脚踝:泰拳训练步法尤为重要,在扫踢垫脚的过程中,新手因脚踝力度不够而容易扭伤。刚接触泰拳的新手应少踢靶,等技术闲熟后再强化训练。增强脚踝力度可以前脚掌着地跑步训练,跳绳训练效果也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