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阳化工学院本科指导性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热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 8 0 5 0 1 制 定:战洪仁 审 核:吴敬东 审 定:金志浩 批 准:李文秀 2 0 0 6 年 月 2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流体工程、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如工业和民用供热、锅炉制造及运行、工业炉窑制造与运行)、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等)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运行、管理、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方向:1 . 热能动力工程方向;2 . 制冷工程方向。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热力工程和设备(热能动力系统和设备,低温、制冷和空调工程与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在业务培养方面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 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需的数学、力学、物理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 . 掌握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热物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3 . 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4 . 热能动力工程方向的学生必须掌握以锅炉、汽轮机、工业炉、热工仪表测量及控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5 . 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的学生必须掌握低温、制冷、空调、制冷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6 . 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力,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四、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五、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微机原理及应用、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工测量及仪表、热工过程自动调节、制冷原理、低温原理、暖通与空调等。 六、修业年限:3 -6 年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学分要求: 培养环节 课程类别 学分 小计 总计 课内环节 必修 通识教育课 58 101 134 179 189 学科基础课 43 选修 专业方向课 17 33 学科领域课 4 跨学科 任选课 人文素质 10 任 意 2 实 践 通识实践环节 8 45 学科实践环节 37 课外环节 通识课外环节 6 10 学科课外环节 4 成功记录(其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