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花夕拾》复习资料一、鲁迅(1881—1936):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2、杂文集《坟》中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二心集》中的《“友邦惊诧”论》《呐喊》:《一件小事》、《社戏》、《故乡》、《孔乙己》、《药》3、小说集《彷徨》《呐喊》注:1、1918 年首次使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1918 年 4 月——1922 年 10 月)[共 14篇]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彷徨》(1924 年 2 月——1925 年 12 月)[共 11 篇]3、杂文集有 16 部。4、散文集《朝花夕拾》(叙事散文)、《野草》(散文诗集)[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3 年出版第一本2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三、1、《朝花夕拾》:是书名,带有比喻性,是说:早晨盛开的花朵晚上才来捡拾。意思为:作者到了中年以后才去回忆起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原名是《旧事重提》。2、书名更改好处是:用现题目好,运用比喻,显得含蓄,而且富于文采。将情感与内容融合在一起,原题目书名比较直白。3、《朝花夕拾》评价语: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4、《朝花夕拾》主要内容:记述了鲁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回忆往事,从农村到城市、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本书写于 1926 年 2 月至 11 月间,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 年编订成书,改题为《朝花夕拾》。它是一个回忆散文集,鲁迅说其中的十篇作品,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故事梗概:本书收有作者从 1926 年 2 月 11 日所作的散文 10 篇,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真实而动人地抒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作者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为准备新战斗而总结思想,获得力量。①、《狗•猫•鼠》写童年仇猫的原因,写猫的“媚态和幸灾乐祸,折磨弱者的性格,表达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压迫者的憎恨,讽刺了“自鸣清高”、“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的现代评论派的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