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复习重点(一)填空题1、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包括平衡)、细运动。2、小儿经历巨大变化、生命受到威胁的重要时期是围产期,此期是指从胎儿期 28周至出生后 7 天。3、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有:1。从少到多;2。由稀到调;3。由细到粗;4。由一种到多种;5.天气炎热或患病时,暂缓添加新品种。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由上到下;2。由近到远;3.由粗到细;4.由简单到复杂;5.从低级到高级.5、新生儿患肺炎时,可仅见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症状,而无肺炎的典型表现。6、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引起胆红素脑病的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7、液体疗法输液总量:轻度失水约给 90-120ml/kg;中度失水约给 120—150ml/kg重度失水约给 15—180ml/kg8、小儿腹泻变证可分为气阴两伤和阴竭阳脱两,治型疗方药分别是人参乌梅汤和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9、液体疗法包括了补充生理需要量,累计损失量及继续损.伤量10、肾病综合征病机可概括为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其治疗以扶正培本为原则.11、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晚冬、早春两季,本病的临床特征是腮腺肿大、疼痛。12、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期为发病直至腮部肿胀消退后 3 天;中医称痄腮.13、猩红热好发于 2-8 岁,其病原体为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4、水痘隔离期为 3 周,以清热解毒利湿为治疗原则。(二)名词解析1、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行和功能成熟。2、纯阳之体:小儿在阴平阳秘的状态下,生机蓬勃、发育迅速。3、坐高:即顶臂长,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与身长测量一致,3 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为顶臂长,坐高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4、毒窜睾腹:痄腮病犯,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睾窜腹,可见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等症,此为毒窜睾腹之变证。5、胆红素脑病:因血液中为结合胆红素增高,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的中毒性病变。6、水凌心肺:属急性肾小球肾炎水凌心肺证,水气泛滥,阻遏气机,上凌心肺,肺失肃降,心失所养,则咳喘气急,胸闷心悸,甚则发绀。7、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 D 不足,致使钙、磷代谢紊乱,以致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8、解颅:以颅囟应合而不合,颅缝开解,头颅增大,叩之呈破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