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知识点LT答:○1 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2 遗传因素 ○3 年龄、性别因素 ○4 训练的影响13. 生理应激的三个阶段是?答:警戒反应阶段、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14. 运动对血浆和血细胞的影响?答:○1 运动对血浆的影响 ○2 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3 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15. 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的原因?答:“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此外,由于极点出现后运动强度的下降,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减少,这样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16. 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答: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17.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答: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它具有运输、维持内环境稳态、保护和防御份等功能。18. 肌肉的物理特性?答:伸张性、弹性和黏滞性19. 能量的来源与去路?答:来源: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去路:是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 中, 给细胞内各种反应提供能量,其它的能量不能储存在ATP中就以热能的形式散发 , 维持体温。20. 比较分析三个能量系统的特点。答:磷酸原供能系统:功能总量小,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氧不产生乳酸的中间产物糖酵解供能系统:功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ATP生产总量很大,但功率很低。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副产物。论述题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1 搏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大,动脉血压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2 心率:当心率加快时 , 心舒期明显缩短 , 在心舒期内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 心舒末期存留于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加 , 使舒张压升高 . ○3 外周阻力:在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阻止动脉血流流向外周,在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幅度大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脉压减小。○4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可使脉压减小。当大动脉弹性减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