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比较马克思曾经指出 ,“如爱尔修斯所说的 ,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 ,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 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洪秀全、孙中山和毛泽东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局势下发明出来的巨大人物,他们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两层役使下, 击案而起 , 呼应年代的呼喊和民族的需求 , 描绘解救祖国的计划 , 事必躬亲 , 承前启后 , 继往开来 , 阅历了长达百余年的重复探究和艰苦奋斗, 总算把虚弱沉沦中的中华民族, 推上了复兴昌盛的路途。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 1853年初 , 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的太平天国攻城掠地, 所向披靡 , 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 《资政新篇》是1859年, 洪仁被洪秀全起用、 总理太平天国朝政后 , 为重振天国雄风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经过天京事变, 这时的太平天国已元气大伤,革命形势已逐渐逆转。太平天国政权已逐渐封建化, 分散主义和宗派主义恶性发展, 领导集团革命锐气消失。艰难而悲壮的太平天国防御战已经开始。有关社会经济的主要主张互相矛盾。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 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 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公享和绝对平均化。《资政新篇》 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 主要分为 “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 主张学习西方 , 发展工商业 ,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 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二)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这一极富鼓动力的口号, 对于渴望得到土地的广大农民是极富诱惑力的。 因而, 它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尽管《资政新篇》中的几乎每项内容洪秀全都给予了批示, 但由于它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 , 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 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 , 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 使它缺乏必然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二、洋务运动所提出的救国方案。首要 , 洋务运动是在封建顽固派的坚决对立下困难起步的。19世纪 60年代鼓起的洋务运动 , 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