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N0.* 一、 语意学意义上的“逍遥”1.《诗经· 郑风·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左传· 闵公二年》——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 。2.《楚辞· 离骚》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亷使奔属。鸾皇为余前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3.《楚辞· 九歌》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君)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逺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夫人)一、 庄子思想中的逍遥1.《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髙论NO.* 2N0.* 怨诽,为亢而已矣; 此山谷之士, 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逰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 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 闲暇者之所好也。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知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故曰:夫恬淡寂漠, 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NO.* 3N0.* 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2.《德充符》 ——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 “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人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