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调研报告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调研报告_第1页
1/8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调研报告_第2页
2/8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调研报告_第3页
3/8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调研报告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 XX 县区水利局水保站二〇一〇年九月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 ——XX 县区水保站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 2010 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年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7 月 5日至 6 日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掀起学习西部大开发大活动,作为 XX 县区的水保部门,紧紧跟随时代步伐,积极开展学习西部大开发主题活动。 一、我县水保情况 作为宁夏南大门的隆德,全县总面积只有 985 平方公里,13 个乡镇、1 个街道办事处,而总人口却有 18.1 万人,人口密度为 183 人/km,是 XX 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县,水土流失面积733.2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74.4%,我县以往的水保治理模式主要立足于防治型的治理模式上。综观过去在小流域治理思路上,由于基础条件差,农民思想思想意识淡薄,以及大气候的指引,我县的水保事业在流域治理思路上始终处在一防治型治理为主。主要体现在: (一)、地域限制 XX 县区处在六盘山西麓,地貌类型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主要分为六盘山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道区, 12 海拔介于 1720—2942m 之间,年均气温 5.1℃,≥10℃积温 1926.3℃,无霜期 125 天。年均降水量 520mm,主要集中在 7、 8、9 三个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是宁夏海拔最高、气温最低、人口密度最大、地貌类型最复杂,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最低的县。使水土保持项目在设计时只能从防治型着手。 (二)、基础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 XX 县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但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我县没有可开采的矿产资源,没有工业和大型的企业。农民多年来主要靠天吃饭。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全县水土流失面积 733.2km,占总面积的 74.4%,年均土壤侵蚀模数 3500 吨/km。水土流失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叠加效应的反映,但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主要有四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