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复习笔记一、体壁、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深筋膜浅层、肌血管神经干层、深筋膜深层、疏松结缔组织层、浆膜层。、背部体表标志:第颈椎椎骨棘突--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第腰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肩胛骨下角--平对第肋或第肋间隙、下方第肋,肾区脊肋角--竖脊肌外侧缘与第肋的夹角。、背部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肌肉血管神经干层,深筋膜深层。、听诊三角(名词解释):又称肩胛旁三角,该三角上界为斜方肌外下缘、夕卜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因缺少一层肌肉,故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地部位。、腰上三四角、列氏四角(名词解释):位于背阔肌深面,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外上界为第肋。除以上三边,下后锯肌构成四角的上界。底为腹横肌腱膜,其深面自上而下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此处是经腹膜外入路行肾脏手术必经之处,是腰部的薄弱区之一,可形成腰疝,腹膜后脓肿也可自此穿破。、腰下三角(名词解释):围成为下界髂嵴,夕卜上界腹外斜肌后缘,内上界背阔肌前下缘,底腹内斜肌。该三角是腰部的另一个薄弱区,腹膜后脓肿也可自此穿破。、胸腰筋膜(名词解释):包裹竖脊肌和腰方肌的深筋膜在腰部明显增厚,分为浅、中、深三层,这三层筋膜在腰方肌外侧缘汇合而成胸腰筋膜,并作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在剧烈运动中,其常被扭伤,是造成背部劳损病因之、胸腰筋膜包括浅、中、深三层,分别是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膈肌的起点。、脊柱区后正中线进行穿刺,经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脊髓蛛网膜等层次结构进入蛛网膜下隙。、副神经自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二__交点穿出,经枕三角行至斜方肌前缘的中、下交点处进入该肌,并支配该肌。、简述腰上三角的组成和临床意义。、简述腰下三角的组成和临床意义。13、腰穿的位置、体位、层次;背部胸腔穿刺的位置、标志、层次。答:腰穿(腰麻):位置一一、;体位——胸膝位(抱膝位);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脊髓蛛网膜。背部胸腔穿刺:位置——肩胛线第(靠第肋上缘)(靠第肋上缘)肋间隙;标志——肩胛骨下角;层次一①皮肤,②皮下组织,③深筋膜,④背阔肌-(下后锯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⑤ 胸内筋膜,⑥ 浆膜外脂肪,⑦ 胸膜壁层。14、胸壁体表标志:胸骨角——两侧平对第肋、向后平对第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