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_第1页
1/6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_第2页
2/6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_第3页
3/6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三晋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生生不息,经历了数千年的辉煌。她滥觞于尧、舜、禹的传说时代,成熟于西周初年的叔虞封唐,兴盛于春秋战国之际。作为以今山西为主体而跨越今河南、河北、内蒙和陕西等省区的中原地域性文化,她既不同于典型的宗法制鲁文化,也不同于颇具折衷色彩的齐文化,又不同于南方楚文化和后起的秦文化,更不同于地处东南沿海的吴越文化。综观三晋文化的源流增变,其历史特色大致有三个方面。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适应性《左传•定公四年》载,叔虞封唐时,“(周成王)分唐叔以大路(战车)、密须之鼓、阙巩(之甲)、姑洗(之钟),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居于夏墟,启以复正(政),疆以戎索(俗)”。所谓“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就是用夏政教导夏民,以戎法治理戎人。这是周久,实际上是周公,给叔虞制订的施政纲领。因为唐国地处原来夏人的故墟,四周又遍布戎狄部落,所以,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夏戎之政治理夏戎之地,以夏惑之法管理夏戎之民。这在当时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所谓“启以夏政”的具体内容,就是在叔虞的封国之内,维护夏代以来传统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暂不实行西周王朝制订的新的宗法礼乐制度。所谓“疆以戎索”,根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就是按照戎狄的生活习惯(戎索)分配土地,不像鲁卫农业地区按照周法分配土地”。也就是说,周天子特许唐叔虞从唐国人文地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自己的封地内实行有别于鲁、齐、卫等正统农业宗法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这不仅表现了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的博大气度,也表现了他们的政治远见性和策略灵活性,值得后人称道和效法。唐叔虞遵照这一方针立国治民,鼓励民众兴办水利,发展农牧业生产。数年之后,其政绩已是斐然可观,出现了“异亩同颖”,即不同的田地都长出了特别高大丰满的植株,标志着农业获得了大丰收。这就使一度极为混乱的唐国政局安定了下来,使唐国民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唐国附近原有的许多戎狄部落,也都先后归附了叔虞。为此,周成王和周公分别作了《馈禾》和《嘉禾》诗,肯定和表彰了叔虞治唐的政绩。三晋文化的适应性,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开端。此后,周边戎狄部族日益归附,使晋国(叔虞之子燮父改国号为晋)领土日益扩大,经济和军事实力也与日俱增。至晋献公时,晋国灭国二十,统一了今山西南部,并占有今河南北部的部分土地。到春秋中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