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化文印的故事

新化文印的故事_第1页
1/8
新化文印的故事_第2页
2/8
新化文印的故事_第3页
3/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化文印的故事 这年 1 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 1000 门纵横自动电话交换机,在上海吴淞电话局开通使用。到 2 月,《人民日报》报道,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除西藏外,基本上都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当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这两件事情上显露地淋漓尽致。 新化县当时人均耕地不足 1 亩,集体生产吃大锅饭,没有多少家庭能够吃饱。1960 年,易代兴、易代育兄弟离开新化 以技养农 ,在四川涪陵偶然获得了机械打字机维修技术。 据易代兴后来介绍,当时修好一台机械打字机能赚到 45 元钱,1 元钱可以买到8 斤大米。但当时 农工商 从业人员界限严明,粮农丢下锄头跑维修,这是明令禁止的身份跨界。 尽管当时易家兄弟伪造公章冒充成为武昌一文化公司的员工,但社会舆论和政府的巡逻并没有他们把这门生意搞大。 1970 年,修钢笔的邹联经与易代育的徒弟袁锡楚结识,并拜他为师学习打字机维修技术。这个人,后来被《潇湘晨报》评论为,假如没有邹联经,就没有所谓的新化现象。 这是一个平凡人的故事。这里没有为人熟知的国际品牌,也没有粉丝众多的知名企业家。从邹联经开始,新化文印的故事都是 隐形巨头 闷声发大财 的故事。 维修打字机半年后,邹联经就带着 4000 元钱回家,并建了村里第一栋两层楼房。他告诉同乡,修打字机的人不多,一个月至少能赚到 2000 元。 从 5 分钱一页纸到年赚 1200 亿,新化文印产业的阵痛与突围 但那些农民哪里见过如此赚钱的生意?当时新化人从早干到晚,大概能挣到 1毛 8 分钱。村民开始质疑,这个小伙子不是抢的,就是当汉奸赚的钱。 越是井底之蛙,越是岁月静好。 邹联经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过完年再一次离开新化,并带上了堂弟邹联文。据邹联文回忆,一个多月后,他们一直游荡到了新疆,并从堂哥手中学到了不少手艺。 回家时,邹联文给父亲买了双羊绒皮靴,给母亲买了件羊绒大衣。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了解到,这俩兄弟一个多月赚了 1 万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数据是说服人群最好的工具。 那些曾经瞧不上这门生意的村民,开始悄悄带着子女跑来邹联经家,希望他收其为徒。坊间传言,当年向邹联经拜师,需要先交 300 元钱,外加 80 斤大米。 新化派 的门户逐渐繁荣,不少人学成之后便扔下锄头走向全国。 改革开放后,新化县还专门成立了打字机修配厂,邹联经出任厂长。他表示, 厂子成立以后,开始大张旗鼓地办学习班,有的学员学习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化文印的故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