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管的热膨胀系数(0.025 mm/m· ℃)是聚乙烯和铝层合成后整体热膨胀系数,而且,铝塑管是可任意弯曲的柔性盘管结构,在遇热膨胀时可消化变形量。PPR 管子和管件虽然是同一材质,涨缩确实是同步进行,但同步就是安全的吗?同步膨胀无论多大都是安全的吗?况且PPR 都是刚性直管,是无法弯曲的,也就意味着无法消化膨胀变形量!综上,如果铝塑管遇热易出问题,六倍于铝塑管热膨胀系数的PPR 管更是问题大大,怎么能说涨缩系数大也无所谓呢?你大可做个小实验,用PPR 管及其管件做成一个封闭回路,通热水或放在开水中煮10 分钟,看看它变形程度吧!当然你可以用铝塑管做同样实验,观看同样结果!另外,忘了提醒一点,PPR 的管件里也有带金属嵌件的,也是铜质,谁敢保证家庭装修用PPR 管不会用带金属嵌件的管件?随便问一个水工就会知道了!塑料和金属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十倍之多,因此,在冷热交替时,膨胀(收缩)量不同,密封还会可靠吗?通热水时,塑料膨胀量大于金属膨胀量,不会出现间隙。通冷水时,塑料的收缩量大于金属收缩量,则密封面会出现间隙。最大间隙量的计算:我们考虑极限温差,从96℃热水( GB/T 18997 规定铝塑管的最高使用温度为95℃)转换为 1℃冷水,极限温差△ Tmax=95℃塑料层收缩量 =内层塑料厚度×αPEX×△Tmax 铜芯体收缩量 =铜芯体厚度×αCu×△ Tmax 最大间隙量 =塑料层收缩量—铜芯体收缩量管材规格内层壁厚(mm)管件本体厚度(mm)内层塑料的收缩量( mm)管件壁厚的收缩量( mm)密封面的最大间隙量(mm)密封圈凸出高度(mm)1014 0.8 1.85 0.0105 0.002865 0.007635 0.4 1216 0.9 1.85 0.0120 0.002865 0.009135 0.35 1418 0.9 1.95 0.0118 0.00302 0.00878 0.35 1620 0.8 1.95 0.0102 0.00302 0.00718 0.35 2025 1.1 2.5 0.0143 0.003871 0.010429 0.55 2632 1.2 2.65 0.0154 0.004103 0.011297 0.55 3240 2.0 3.4 0.0254 0.005265 0.020135 0.65 4150 2.2 3.4 0.0283 0.005265 0.023035 0.65 5163 3.0 4.35 0.0385 0.006736 0.031764 0.7 6075 3.2 4.8 0.0406 0.007433 0.033167 0.7 注: PEX的线膨胀系数:αPEX=1.5×10-4m/m· ℃ Cu 的线膨胀系数:αCu= 1.63 ×10-5m/m· ℃可以很明显看到:所有规格在极限温差时的最大间隙量值远远小于O 形圈凸出高度。因此,几乎不会影响到O 形圈的压缩量,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