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 / 13 封面作者: 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 / 13 银行同业业务与流动性风险研究——基于监管视角的实证分析 -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同业业务与流动性风险研究——基于监管视角的实证分析郑其敏(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海口 570105 )摘要: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流动性风险加大,给中央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新的要求。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探索一般存贷款业务监管约束强度、 同业业务规模和流动性风险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同业业务对于流动性波动的影响, 并从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视角,探讨平滑流动性风险的途径,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 F8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9031 (2015 )12-0044 -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12.09 一、引言2008 年,为减少国内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出台4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商业银行出现超常规信贷投放,导致信贷风险集聚。2010 年后,宏观政策急速转向, 监管机构开始采取信贷额度管理、资本金约束、 存贷比管控等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 在这一背景下, 同业业务成为银行削减贷款规模、规避监管政策和寻求套利的主要工具, 同时也支撑了银行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因同业业务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商业银行创新能力, 降低资本占用, 同业业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的占比超过30% ,已接近“三分天下”的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 / 13 局。这一业务结构变化也给银行流动性水平带来了新的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复杂性、传染性、 隐蔽性和危害性都呈现出增强趋势,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 年 6 月爆发的银行业“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同业业务存在的风险隐患,提醒监管机构必须正视同业业务扩张的严重性,同时也使同业业务与银行流动性水平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 。二、文献综述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来看,国外研究银行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多是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主要针对金融危机期间的“流动性囤积”,包括对手方风险、 预防性囤积和投机性囤积。 Heider 、Hoerova Holthausen (2009 )指出,在金融动荡期, 流动性需求上...